本站消息 : 南關社區大學

人氣:224
nanguan - 課程花絮 | 2023-11-18 | 人氣:224

繼清洗從二仁溪畔挖掘出的遺物後,這周施東佑老師 邀請一位特別的嘉賓梁詠喻老師來教大家繪製考古文物

擁有豐富考古文物測繪經驗的老師,現場示範測繪的過程,以油土包覆文物畫出剖面,以筆抵著邊緣繪出外型,然後用點畫的方式點出文物的細節,完整的測繪過程讓大家看得十分入迷,而大家也從中學習到判別圖繪上紀錄的資訊

接著,老師教大家另一種用墨拓印的方法,大家各自選定表面紋路明顯的文物,用特製的水將紙張貼合表面,吹乾然後拍上墨汁,完成文物的拓印

  

早上,黃雉原老師帶著我們走訪關廟山西宮欣賞潘麗水大師的彩繪,從前殿開始,一路往上到凌霄寶殿、觀音殿和孔子殿,接著再從新建的北式水泥建築到過去的南式木造建築,將關廟山西宮的彩繪細細品味了一次

前殿,我們仰望著麗水大師彩繪的門神,從手持武器分辨秦叔寶和尉遲公兩尊武將,從手持酒器、官帽等物品了解它們蘊含的吉祥寓意,然後近距離觀賞麗水師在表現不同衣服材質時運用的繪畫手法和特色,老師解釋這些一圈圈疊在一起的圓點便是為呈現動物皮革質感,而盔甲邊緣漸層的綠色則是為了表現生繡,也補充麗水師安金上色勾邊等的作畫順序,然後我們把視野放大到這幾位門神的配置―四位文官在旁邊將兩位武將包夾在中間,以及文/武戲在龍邊與虎邊樑坊上的分配,老師分析這個布局,解釋它反映出人們對文和武的態度。

接著我們上樓,到不同的殿欣賞彩繪,認識供奉的神明以及與其搭配的彩繪和畫風。在祀奉玉皇大帝的凌霄寶殿中,牆上畫了大尺寸的自然神,如風神雨伯,老師分享在這座殿繪製這些神明的原因,還有彩繪因應水泥式建築較為高聳在人物比例上做的調整。除了色彩繽紛的彩繪,我們也到孔子殿欣賞麗水師的水墨畫,只有墨色的畫面為孔子殿增添了莊重寧靜之感。

下午,我們則進行了傳統彩繪體驗,老師和大家分享獅頭和白河大仙寺垛仁的圖稿,然後發下毛筆和顏料,讓大家體驗傳統彩繪的上色和描邊,大家參照完成圖,分辨物件的前後,小心翼翼的填色和修飾弧度,完成各自精彩的作品

這次活動邀請實際於廟宇進行彩繪的黃雉原老師,從他身為彩繪師的觀點帶領我們進入傳統建築彩繪的世界,在那裡我們不只了解細部的彩繪技法和流程和花草的設計,也了解彩繪主題與廟和神明之間的安排和搭配,提供我們在未來踏入廟宇時欣賞這些精彩傳統彩繪的角度。

  

人氣:182
nanguan - 課程花絮 | 2023-11-11 | 人氣:182

「來哦開燈囉」

今天學員們學習如何在舊燈座上安裝LED燈管

你一言我一語

討論那個線要怎麼接、那個頭要怎麼轉

互相叮嚀怎麼安裝新燈管

一起學習如何節能減碳省電費

現場熱鬧滾滾呀~

還有學員從自己家天花板拆舊燈座到教室自己動手重新接線(超狂!

「亮了!」

  

⟢ 畫古論今:傳統建築彩繪的美學 ⟣

傳統彩繪怎麼畫?彩繪技法大解密.ᐟ

邀請 蓬萊齋藝術創作室 #黃稚原老師 揭密傳統彩繪的手法

帶學員創作『福氣盈門蝙蝠小斗方』

和實際走讀廟宇欣賞傳統彩繪

學員將可學習疊色、安金等傳統彩繪裝飾手法

透過實際體驗和走讀,看懂傳統彩繪的精彩✨

▩活動資訊

時間:11/11(六)早上10:00~12:00、下午1:00~3:00

地點:新豐高中

費用:$450

▩報名資訊

可現場也可線上!

現場報名時間:平日晚上6:30~9:00

現場報名地點:南關社大新豐高中辦公室

線上報名表單:https://forms.gle/3EC6DLMZdtH3mhBV8

十一月每月一班【園藝設計、社區足跡小旅行】

叮鈴鈴 叮鈴鈴 

聖誕節即將到來,想親手製作過節裝飾嗎?

此次每月一班來到 #園藝設計社區足跡小旅行

#珊珊老師 邀請盧老師帶領大家

用植物種子創作聖誕花圈

找回生活儀式感

度過暖暖的聖誕節

დ დ დ დ

➪活動資訊

時間:11/25 早上9:00~12:00

地點:新豐高中水龍館1F

費用:$800/人 (含一組材料和工具備用)

➪報名方式 

時間:平日晚上6:30~9:00

地點:南關社大 新豐高中校本部

洽詢電話:06-2394763

人氣:560
nanguan - 最新活動 | 2023-11-03 | 人氣:560

十一月社區產業巡禮 【稻米的變身秀】

社區裡的百年文物 .ᐟ.ᐟ

阿公級檜木碾米機如今在收稻期間仍辛勤的碾米

轟隆隆地讓田間稻穀搖身變成手上白米飯

這臺碾米機是如何讓稻米變身的呢?

平常吃的米要怎麼挑呢?

讓我們到百年碾米廠一探究竟吧

➪活動資訊

時間:11/11 早上10:30~11:30

地點:振興美碾米廠(歸仁區中正北路三段70號)

費用:$60/人 (保險費)

➪報名方式 

時間:平日晚上6:30~9:00

地點:南關社大 新豐高中校本部

洽詢電話:06-2394763

週六早晨,我們前往龍崎的虎形山公園觀察鳥類,在步道間,老師與我們分享鳥類的幾種分類方式,依照棲息環境可分為山鳥和水鳥,依照遷居習性又可分為留鳥、候鳥和過境鳥,而每種鳥類依照其環境和習性又衍生不同的行為表現,例如水鳥在春天時通常都會換上繁殖羽,讓人分辨不出那隻是什麼鳥,而老師也與我們分享臺灣其中一種過境鳥―灰面鵟鷹,因他在國慶期間過境臺灣,因此也稱作「國慶鳥」,可在墾丁觀賞到他們飛越的景象呢。

走到視野遼闊之處時,我們發現鳳頭蒼鷹在天上盤旋!我們趕緊拿起望遠鏡觀賞他,因有點距離,老師拿出鳥類圖鑑補充鳳頭蒼鷹的外型特徵,並說明有時鳥類距離太遠無法觀察到特徵時,通常會以鳥類的翅膀形狀或鳥類的行為判斷屬於那隻鳥的身分,如鳳頭蒼鷹盤旋宣示領地時便會快速抖翅。

除了辨識鳥類外,老師也分享人類生活與鳥類的衝突,以屏東紅豆為例,農民為了保護自己的收成免於鳥類的啄食,便噴灑了劇毒農藥造成小型鳥類死亡,而老鷹又撿食這些中毒的小型鳥類,導致老鷹跟著中毒死亡,某處田地還曾經發現超過3000支的鳥類屍體!為了改善這種情況,後來屏東各單位聯合農友推出不毒鳥、不使用落葉劑又符合產銷履歷的「老鷹紅豆」(全聯都可看到他的相關產品哦)。

這次的課程帶著大家走進南關線的近郊,大家除了學習鳥類特徵和相關知識外,也打開感官感受身邊的自然生態,發現生活中這些迷人的動植物,其實我們一直與萬物生活在一起,只是我們缺少發現,而如何與他們共存是我們必須重視且持續思考的課題。

 

廟宇工藝不只是美麗的裝飾,他其實充滿著文化底蘊以及藝師們詮釋人物和故事的創意

此次邀請到杜牧河大師的傳習藝生戴瑋志老師講解泥塑剪黏的工藝之美。上午老師分享了大量來自不同廟宇的剪黏作品,從動作到衣服的垂墜鬆緊,說明各神將的身形、姿勢、擁有的特質等,介紹南何北洪兩派不同的剪黏風格,與我們一起欣賞各藝師如何呈現他們的風采,帶著我們看見這些作品的精采之處

老師帶來剪黏工具、經過裁剪的碗片以及他的兩件作品,讓我們實際觸摸,感受不同材質的重量、反射的光澤等等。很難得可以這麼近距離的觀看和觸摸,學員們也把握機會拿起老師做的虎爺作品仔細端詳,聊起過去看過的虎爺,而老師也和我們分享他的虎爺使用的畫法、參考的動物、做為神像需進行的儀式等等,透露了不少製作的眉眉角角呢。

下午,我們一起前往修元禪寺欣賞杜牧河老師那高達12米的風神雷神泥塑作品,我們先遠眺,由老師先為大家解析杜牧河老師製作的過程,分享老師和他們學徒講述的關於這兩尊神像的故事,解說雷神風神所拿的道具及其背後的意義,分析這兩尊的肢體如何設計才符合力學讓作品穩固,接著我們跟著老師的腳步繞著這兩尊神像,近看衣服上的裝飾,那精細的作工讓我們都讚嘆不已

老師從創作者的角度,搭配他豐富的資料庫和走讀,與我們分享他如何欣賞工藝品,學員也說「若沒有聽過老師解說,光看根本看不出來這些作品厲害的地方」。期待在未來,學員們也能運用這堂課所學的知識,與他人分享這些作品的美麗之處

下周五(10/27)晚間七點,社大邀請廟宇彩繪師黃稚原老師 到公民素養周分享彩繪藝術講座免費 ,有興趣的民眾可透過表單報名:https://forms.gle/Ct7LLDf9bbUJYjGh8

而11/11 早上10:00開始,黃稚原老師也將帶著大家體驗廟宇彩繪的方法,下午則帶大家實際走讀認識作品,歡迎透過表單報名:https://forms.gle/3EC6DLMZdtH3mhBV8

   

人氣:521
nanguan - 活動 | 2023-10-17 | 人氣:521

小徑兩旁種植著樹木,綠木成蔭吸引許多社區民眾到那裡散步、慢跑,這次沈介文老師帶著我們到敦源聖廟後方的八甲自行車道認識社區裡的樹木,學識豐富的老師看到樹木便可信手拈來它的相關知識。我們先是遇到了幾棵構樹,構樹雌雄異株,老師教導我們如何分辨這棵構樹的公母,並分享臺灣原生種的構樹如何驗證了臺灣的南島起源說。

路上老師隨手摘了苦楝果實,撥開果實介紹內部的子房和胚珠以及他的生殖方式,取了一朵大花咸豐草,介紹頭狀花序,開玩笑地說之後若沒有錢買花送給女朋友可以摘大花咸豐草,因他看似一朵實際上為一束花,折下血桐樹枝,讓我們看它的汁液因接觸到空氣而氧化成紅色,從而了解血桐這個名稱的由來。

後來我們碰見了另一種臺灣原生種―槺榔,老師分享他可作成掃帚,過去有人入厝時便會買一對槺榔掃帚掃除厄運去霉氣;往前走則遇到另種臺灣強勢的外來種植物―銀合歡,由於他的根部會散發有毒的含羞草酸,因此他的週遭很難看到有其他植物存活。

走讀後我們回敦源聖廟小歇,老師拿出上了感光顏料的白紙和壓克力板帶領我們體驗植物藍曬,講解藍曬的基本原理和步驟,接著讓我們到附近摘取喜歡的植物葉片然後製作屬於自己的植物藍晒圖,有學員選了有破損的葉片,藍色背景上的那些空白是不是很有詩意呢,然後我們將圖紙貼在廁所牆上瀝乾,成為廁所牆上另類的美麗磁磚

我們的生活中處處充滿著綠意,可能在午後散步的小徑上,在每日通勤的馬路上,不過我們似乎長期忽略他們,也不知道原來植物除了觀賞,還可以創作!這次的活動中,老師先藉由走讀帶領我們認識樹木,接著應用植物作藝術創作,拉進我們生活中植物的距離。